|
新聞詳情
江西省:創新推動種養循環農業,助力農業綠色高質高效轉型發表時間:2025-03-17 16:58 江西省:創新推動種養循環農業,助力農業綠色高質高效轉型 來源:農民日報客戶端編輯:唐亞華作者:朱安繁 綠色生態是江西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近年來,江西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推動全面綠色轉型。 ![]() 種養循環是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方式。2021年來,江西以中央財政項目為契機,以豐城、萬載、武寧等17個試點縣為核心,按照“試點示范—輻射帶動—全面推進”的發展路徑,揚起江西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發展大帆。4年來,江西以培育糞肥還田服務組織為抓手,以推進糞肥就地就近還田利用為重點,因地制宜構建種養結合模式、面向市場構建種養循環機制,立足畜禽糞肥安全、精準、高效還田利用,逐步建立起糞肥科學施用技術體系,推動“糞污”變“糞肥”,實現了從種養分離到種養結合的重大跨越,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蓬勃發展,為全省農業綠色高質高效轉型注入了強大動力。 因地制宜構建種養連接模式,推動種養兩端緊密連接 圍繞解決種養由誰來連接,如何實現種養緊密連接的問題,江西因地制宜構建5種主要種養連接模式,并針對性選用槽式堆肥、條垛式堆肥、反應器堆肥、靜態覆膜好氧堆肥、發電與沼肥工程等工藝進行糞污無害化處理,實現小循環、中循環、大循環相結合,各種連接模式配套互補的種養緊密連接目的。 渝水區等地,依托境內江西正合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大型糞污集中處理企業優勢,扶持企業提供糞肥收集、處理、施用全環節服務,構建“養殖場+全環節服務主體+種植基地”種養連接模式。在余江區,中船環境鷹潭有機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與縣內18家糞肥還田服務組織緊密協作,構建起“養殖場+畜禽糞污集中處理中心+社會化服務組織+種植基地”種養連接模式,公司收集區內糞污進行集中處理后制成沼液肥,由還田服務組織負責送到種植基地施用。都昌縣等地,還養殖場與種植基地直接達成合作,構建“養殖場+種植基地”種養連接模式,養殖場的糞污或糞肥直接提供給種植基地施用。豐城市等地,當地同時經營養殖和種植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則構建起“種養一體,內部小循環”的種養連接模式,并針對處理規模小的實際情況,采用靜態覆膜好氧堆肥等堆肥工藝,對自產的畜禽糞污進行就地無害化處理后,直接用于自家種植基地。為實現種養在更長時間和更大空間上結合、畜禽糞肥資源得到更加充分利用,各級農業部門積極推動構建“養殖場+有機肥企業+種植基地”種養連接模式,指導有機肥企業對畜禽糞污進行無害化處理后,進一步按照《NY/T 525 有機肥料》《GB/T 18877 有機無機復混肥料》《NY/T 884 生物有機肥》等標準要求生產成商品化的有機肥料、有機無機復混肥料、生物有機肥等包裝產品,然后通過市場流通銷售給農戶施用于種植基地。 農藝、農信、農機融合,助力糞肥安全、精準、高效還田 不同廠家、不同批次畜禽糞肥養分差異大,與化肥如何精準配施?糞肥還田體量大,各種場景下如何高效還田?江西一直在探索。 ![]() 為推進畜禽糞肥與化肥精準配施,江西開發了“畜禽糞肥還田服務系統”云平臺。系統以測土配方施肥理論為基礎,能夠根據土壤養分狀況、作物目標產量、選用糞肥產品等給定參數定制葷素搭配的“營養套餐”,為農戶精準配施糞肥和化肥提供依據。系統后臺是采集自全省所有農業區域最近5年17萬多條土壤樣點養分數據,以及滾動采集自省內主流生產企業最新堆肥、商品有機肥、沼液肥的養分數據作為強有力的支撐。為確保糞肥質量,所有上線入庫的糞肥產品,均對重金屬、糞大腸菌群數等安全指標作了最嚴格的要求。“施用哪家糞肥多少,還要配施化肥多少,系統給的方案上寫得清清楚楚,我們省心多了”,各地農戶紛紛為系統點贊。 圍繞如何提高糞肥施用效率,各地也是各顯神通。在高安市石腦鎮的“稻-菜”種植基地,189架高壓噴槍正一邊旋轉,一邊“突、突、突”地噴灑著沼液,不一會功夫,500畝土地就全部吃上了沼液肥與化肥配制的營養大餐。在豐城市,針對江西水田作業環境專門定制的履帶式沼液噴灑車隊,正“噠、噠、噠”地在田間飛奔,車輛駛過之處,6米寬的地塊上瞬間均勻噴灑了沼液肥。“這些沼液肥噴灑車,是我們專門聯系廠家定制的,加大了馬力,加寬了履帶,在江西水田中行走自如,不會出現沉陷問題。每輛車每天可以噴灑沼液260畝以上”,豐城市第三方服務主體豐城鑫豐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熊總掩飾不住喜悅告訴記者。在余江區,農場主吳芳菊正在忙著為火龍果園滴灌沼液肥。這些沼液肥經稀釋、養分混配、過濾,然后采用水肥一體化設備進行滴灌,不僅效率高,還節水節肥。更多的地方,轉盤式撒肥機撒施固體堆肥已成為常態。 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構建多方利益共贏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發展長效機制 圍繞做大糞肥還田市場,推動全省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發展,江西一手大力培育壯大糞肥還田服務主體,一手加大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發展長效機制創新構建。 各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嚴格糞肥還田服務主體準入標準,優先遴選服務能力強、設施裝備基礎較好、無不良信用記錄的服務主體參與項目,同時將對第三方服務主體的獎補標準控制在畜禽糞肥收集、處理、施用總成本的30%左右,引導第三方服務主體加大資金投入。通過“政府補一點、企業出一點”的方式,2021年來,在財政獎補資金撬動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超過19億元,79家糞肥還田服務主體的糞污收集設備、運輸設備、處理場地和設備、施肥裝備、工作人員等硬件和軟件得到大幅度改善。4年間,江西正合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運輸設備從13臺增加到17臺,九江禮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從48人增加到118人,全省糞肥還田主體不斷壯大。 ![]() 在工作推進中,各地鼓勵畜禽糞肥還田服務主體與養殖場簽訂畜禽糞污收集合同,與種植戶簽訂糞肥施用合同,推動建立穩定的種養對接長效機制。各地還將服務主體與養殖端或種植端是否簽訂了合同作為遴選條件,加以強力推進。 同時,各地鼓勵種植、養殖、服務等主體建立多方利益共贏鏈接機制。一方面,鼓勵服務主體在“政府補一點,企業出一點”的基礎上,向養殖端和種植端適度“兩端收一點”,彌補自身經營成本,促進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對于有能力的企業,鼓勵他們利用自身市場優勢,發揮連農帶農作用,幫助施用糞肥的種植戶銷售農產品,實現更高層次的利益鏈接。 ![]() 糞肥能不能順暢下田、施用效果好不好,關鍵看糞肥產出的產品質量,最終看消費者認不認賬。為打通糞肥還田“最后一公里”,創建“政策推動+消費拉動”雙輪驅動種養循環機制,江西創建了“綠色種養循環農產品”品牌,提高糞肥產出農產品的市場辨識度,通過優質優價,助力農戶增值增效。萬載縣景云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農民專業合作社,率先在糞肥生產的稻米包裝上打出了“綠色種養循環農產品”的標識,結合優質稻、富硒等特點,每公斤售價達到14元,成為中高端大米市場的“新寵”。 示范引領,輻射帶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發展 在17 個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的示范帶動下,寧都縣、蘆溪縣、吉州區等一大批非試點縣也紛紛加入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發展大軍,組織開展畜禽糞肥就近就地還田利用;峽江縣、鄱陽縣、蓮花縣等一大批非試點縣的畜禽糞肥生產企業也紛紛響應畜禽糞肥“安全、精準、高效”還田利用倡導,加入全省綠色種養循環技術協同推廣體系,在“畜禽糞肥還田服務系統”中上線發布糞肥產品,共同推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在全省開花結果。 ![]() 畜禽糞肥還田,為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豐城市梅林鎮范村種植大戶,種植早稻300畝,應用沼液替代部分化肥,減少化肥施用26%,增產稻谷7.2%,每畝增收124元。安福縣嚴田鎮黃冬香種植金蘭柚110畝,連續多年施用畜禽糞肥,果實品質大幅提升,產品供不應求,并在2024年獲得吉安市“柚王”稱號。余江縣果果鮮家庭農場,水肥一體化施用沼液多年,果園節水節肥30%以上,產出的火龍果品質優良,每公斤最高賣到20元,產品2024年參加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綠色有機地標農品”專展并被確認為“最佳展品”。 從“生態立省”到“綠色崛起”,江西正以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為筆,繪就“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時代畫卷。未來,江西將繼續深化農業綠色轉型,為全國農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江西智慧”,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金山銀山”! 作者:朱安繁
文章分類:
集團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