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詳情
以“菇” 為媒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 獅子街道香菇產業探訪發表時間:2025-05-05 17:27 以“菇” 為媒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 獅子街道香菇產業探訪 ![]() 柴桑區有這樣一片土地,憑借著一朵朵小小的香菇,繪就出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這里,便是獅子街道牌樓村的食用菌種植基地。當我們走進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一股濃郁的菇香撲面而來,瞬間將人帶入一個蓬勃發展的食用菌世界。 產業根基:三十畝大棚里的蓬勃生機 踏入獅子街道牌樓村的食用菌種植基地,三十畝的種植大棚整齊排列,構成了一幅壯觀的農業圖景。這些大棚被細致地劃分為養菌大棚、香菇出庫大棚、羊肚菇種植大棚、禮淶循環農業示范棚、庫房五個區域,每個區域各司其職,共同支撐起整個食用菌產業的運轉。 ![]() 養菌大棚是食用菌生長的起點,在這里,每一個菌袋都承載著希望。先進的養菌技術與嚴格的管理措施,為食用菌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確保菌菇從源頭就擁有優良的品質。 走進養菌大棚,仿佛進入了一個充滿生命力的“菌菇搖籃”,一排排菌袋整齊擺放,在適宜的溫度、濕度和光照條件下,菌絲正悄然生長,孕育著未來的豐收。 ![]() 香菇出庫大棚是香菇走向市場的重要樞紐。當香菇成熟后,會在這里進行分揀、包裝等一系列處理,確保每一批出庫的香菇都能以最佳狀態呈現在消費者面前。而羊肚菇種植大棚,則是近年來基地的“新寵” 區域。2022 年,牌樓村在原有香菇、平菇種植的基礎上,引進了羊肚菌。羊肚菌作為一種食藥兼用菌,其香味獨特、營養豐富、滋味鮮美,一經引進便成為基地的特色產品,進一步豐富了基地的栽培品種,提升了產業的競爭力。 ![]() 禮淶循環農業示范棚則體現了基地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探索與實踐。在這里,通過循環農業模式,將食用菌種植過程中的廢棄物進行再利用,轉化為有機肥等資源,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減少了環境污染,為農業的綠色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 庫房作為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關鍵的儲存和加工功能。綠色、新鮮、成熟的香菇和羊肚菇既可在庫房里經保鮮設備儲存,保持其鮮嫩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也可在庫房經烘干設備烘干,制成干香菇、干羊肚菌等產品,便于長期保存和對外銷售。先進的保鮮和烘干設備,確保了食用菌在不同狀態下都能保持高品質,滿足了市場多樣化的需求。 產品魅力:綠色珍品的獨特風味 獅子街道產出的香菇,堅持綠色、無公害種植,這是其品質卓越的關鍵所在。從菌種的選擇到種植過程中的施肥、病蟲害防治,基地都嚴格遵循綠色種植標準。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和肥料,而是采用有機肥料和生物防治技術,讓香菇在自然、健康的環境中生長。 ![]() 正因如此,獅子香菇成為了菇中珍品,聞名遐邇。它飲甘露而滋長,沐清風而搖曳,其質細嫩,肉肥厚,形圓潤,色褐黃,香馥郁,味鮮美。無論是燉湯,讓香菇的鮮味融入湯汁,燉出一鍋濃郁鮮香的美味;還是炒菜,與其他食材搭配,增添菜肴的豐富口感;亦或是做餡,為包子、餃子等美食注入獨特的風味,獅子香菇都能憑借其絕佳的口感,為菜肴增色不少,深受消費者喜愛。 而羊肚菌的加入,更是為基地的產品增添了一抹亮色。羊肚菌那獨特的香味,如同大自然賦予的神秘氣息,令人回味無窮。其豐富的營養價值,使其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在市場上,羊肚菌也憑借其稀缺性和高品質,成為了消費者追捧的對象。 食用菌菇自古以來就是美味佳肴之一,而牌樓村的菌菇經過精心培育,因質嫩、色美、味鮮,廣受好評。基地產出的香菇和平菇等傳統品種,在市場上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口碑。它們以穩定的品質和親民的價格,成為了消費者日常飲食的常見選擇。 發展歷程:從傳統種植到產業融合的跨越 獅子街道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一個不斷探索和發展的過程。過去,這里的食用菌種植主要以散戶為主,規模小、技術落后、市場競爭力弱。然而,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和九江高鐵新區建設的東風,獅子街道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 ![]() 近年來,柴桑區獅子街道緊緊抓住這些機遇,以“菇” 為媒,按照 “接二連三” 的發展思路,全方位延伸拉長食用菌菇產業鏈。“接二連三”,即連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將農業與工業、服務業有機融合。在第二產業方面,基地建設了菌棒加工場,實現了菌棒的自主生產。這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保證了菌棒的質量,為食用菌的種植提供了穩定的基礎。同時,基地還建有冷庫、烘干房等基礎設施,對食用菌進行深加工,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 ![]() 在第三產業方面,獅子街道積極推動農業產業與文化旅游、商貿流通的互促融合。以食用菌種植基地為依托,開展了一系列鄉村旅游活動。游客們可以走進菇棚,親身體驗采摘香菇、羊肚菌的樂趣,感受田園生活的美好。同時,基地還通過電商平臺等渠道,拓寬了食用菌的銷售市場,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步銷售。通過這些舉措,獅子街道的食用菌產業逐漸從單一的種植模式,向多元化、融合化的發展模式轉變。 經過多年的培育發展,獅子食用菌產業基地已發展成為贛北地區食用菌產業鏈齊全、品種豐富、規模較大的基地之一。這里不僅有食用香菇、平菇、秀珍菇、靈芝、羊肚菌等豐富的品種,還形成了從菌種培育、菌棒生產、食用菌種植,到產品加工、銷售、旅游體驗等完整的產業鏈條。 人物故事:王小花與她的“菇” 夢 在獅子街道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有一個人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她就是基地負責人王小花。王小花是一位充滿激情和干勁的創業者,她對食用菌產業有著深厚的熱愛和執著的追求。 ![]() 回憶起創業之初,王小花感慨萬千。當時,雖然看到了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潛力,但面臨著資金短缺、技術不足、市場不穩定等諸多困難。然而,她并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而是積極尋求解決辦法。她四處籌集資金,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不斷探索市場需求。 ![]() 在引進羊肚菌種植時,王小花更是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她多次前往外地學習羊肚菌的種植技術,邀請專家到基地進行指導。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摸索,終于成功掌握了羊肚菌的種植技術,實現了羊肚菌在基地的規模化種植。“響如鵝掌味如蜜,滑似蒪絲無點澀。” 王小花用這句詩來評價羊肚菌,言語中充滿了對羊肚菌的喜愛和自豪。 在王小花的帶領下,基地不斷發展壯大,不僅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還帶動了周邊村民共同發展食用菌種植。她積極與村民分享種植技術和經驗,幫助村民解決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她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食用菌種植的行列,共同走上了致富之路。 未來展望:多元融合撬動鄉村振興新未來 展望未來,獅子街道食用菌產業充滿了無限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前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綠色、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長,食用菌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美味可口的健康食品,市場需求將不斷擴大。 ![]() 獅子街道將繼續堅持“接二連三” 的發展思路,進一步深化農業產業與文化旅游、商貿流通的融合。在文化旅游方面,計劃打造以食用菌為主題的特色旅游景區,開發更多的旅游體驗項目,如食用菌科普教育、食用菌美食制作體驗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參觀和體驗。通過旅游產業的發展,提升獅子街道食用菌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實現以旅促農、以農興旅的良性循環。 ![]() 在商貿流通方面,將加大電商平臺的建設和推廣力度,拓展線上銷售渠道,提高產品的市場覆蓋率。同時,積極與各大商超、餐飲企業等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進一步拓寬線下銷售市場。此外,還將加強品牌建設,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場競爭力的食用菌品牌,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在產業發展的同時,獅子街道還將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繼續推廣循環農業模式,加強對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環境的最小化污染。通過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方式,讓食用菌產業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 ![]() 從三十畝的種植大棚到贛北地區頗具規模的食用菌產業基地,獅子街道的香菇產業實現了華麗的蛻變。這一朵朵小小的香菇,不僅撐起了當地村民的致富夢,更成為了撬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獅子街道將繼續以“菇” 為媒,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讓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桂孝樹,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撤掉)
文章分類:
集團新聞
|